
我們做的事情是專門研究這些人的背景,業績,具體的說我們有研究方法4個P,業績,公司的控股管理層,人,流程,業績占了一個不太重要的比重,歷史業績只要數據一排就把前面的篩出來,這是歷史的業績,最主要的是看人,人往往占到整個研究考核的40%到50%的權重,有沒有投資理念,風險控制水平,團隊是不是穩定,有沒有內部沖突,這些東西都是我們重點考察的。
我們每隔一個月或者兩個月會做實地拜訪,參觀辦公場所了解風控情況,好的私募基金公司和差的私募基金公司,從進入公司的五分鐘之內,好跟差味道都不一樣…[
詳細]

據我知道國內正在設計FOF的,基金中的基金,通過把小額的資金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大的基金,然后再把大的基金比如募集一兩個億,再把這個基金投在這些私募上面,在這些情況下小額投資者就有機會了,這個是方向,也是我們好買未來得發展方向,而且憑我們的研究實力,我們會比較清楚哪些公司值得投資。
在國外很多的私募基金客戶群就是家族,或者大學的基金會,機構投資者,他們的客戶不多,可能就是5到20個,但是都是超有錢的那種
…[
詳細]
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,我個人到現在17年了,應該是最早的一批了,我自己的感覺相信專業是投資成功的關鍵,現在我唯一有的投資品種其實很簡單就是基金,因為我自己的專業知道哪些是最好的基金,最值得你投資的,我們很多工作要去做,基金經理幾乎是24小時都在看這些東西,
我要吃雞蛋的話何必去選一個一個雞蛋,為什么不選能生下好蛋的母雞,投資者就是要相信專業,相信基金的能力,從長遠來看一定比你自己做得更好,而你怎么選基金要相信專業的研究機構和投資顧問,我覺得這是一個趨勢
…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