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兄弟姐妹很多,上面有2個姐姐,下面有1個弟弟,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,每天面朝黃土,背朝天的那種,收入相當微薄,4個兄弟姐妹上學是非常困難的,所以每天看見他們這么辛苦,雖然年紀不大但是頭發已經白了3/2,所以我突然有了這樣的想法趕快賺錢補貼家用。
當時不是很多,而且那時社會治安也不是很好,94,95年的時候,拐賣人口的事非常多,所以我父母強烈反對我出來打工,第一,擔心我到外面被被人騙,第二,就是擔心我受不了苦,那是我才17,18歲…[
詳細]

因為爸爸從小就跟我說“苯鳥先飛”,那就是說你如果要超越別人的話,你就得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。所以前一階段在學習怎么操作機器,在家里用過縫紉機,但和日本的機器比真的是太慢太慢,差十萬八千里的,所以為了學習操作設備,我在別人沒上班的時候先來學,在人家下班的時候我還在車間學。
那么我本來就喜歡讀書,因為家里困難沒辦法出來打工,挺幸運的能進入這個企業,也報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。剛好我們公司也有這樣一個政策,滿2年被評為優秀員工,在工作生活中經過民主推薦選舉,優秀員工可以到日本本部參加培訓…[
詳細]
近年推出的農民工子女也可以再父母居住工作地,進行九年義務制就學,真的是個很好的政策,我最近也在調研相關問題。許多農民工把孩子接來上海上學,但政策也有一個農業和非農業之分,就是說,農民工不是農業的,他的子女就不可以接受義務教育,他還要交贊助費,其他各種費用。
文化大革命之后,對我們國家的命運,特別是經濟狀況有個高度的概括,就是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。那么這種狀況和我們當時的體制,觀念緊密相關,就是因為我們走到了一條絕路上,現在開始要走一條生路…[詳細]